德甲取消赛季(德甲降级球队最新消息)

今天咱们来深入聊聊德甲取消赛季和德甲降级球队最新消息的相关内容,若如您喜欢,点记得收藏和关注哦!下面咱们来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

本文目录一览:

德甲联赛什么时候结束冬歇期,重新开打?

昨天晚上就已经开始冬歇期以后的赛季了,沙尔克04主场5-4战胜汉诺威96.

只有22天!为什么今年德甲的冬歇期这么短?

进入2018年,也没有人要担心奥巴梅扬能不能有个好假期。这位多特蒙德前锋在Instgram上传了他在迪拜的照片,这座城市是足球运动员最喜欢的度假地之一。照片中的奥巴梅扬与家人一起穿着当地风格的服装,站在一个巨大的水族馆玻璃墙前。

奥巴梅扬

从照片来看,奥巴梅扬应该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希望他能从圣诞节前的低迷状态中摆脱出来。好的假期,这对德甲的球员们很重要,尤其是今年冬天的假期格外短暂,休息放松的时间真是一闪即逝。周二下午,拜仁到多哈进行冬季集训,主帅海因克斯感叹说:“眨眨眼,休假就结束了。”

拜仁从12月20日踢完德国杯,到1月12日与勒沃库森的下半程揭幕,冬歇期只有22天。

海因克斯也嫌假期太短

这个超短的冬歇期导致今年德甲的冬训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冬训营要在新年过后一个多星期陆续开始,而今年汉诺威、法兰克福和奥格斯堡在元旦前开始集训,其他俱乐部在1月1日或2日也集结完毕,多特蒙德周三去马尔贝拉已经是最晚的,与他们同期的只剩下斯图加特。

前几年,德甲俱乐部扎堆去土耳其冬训,也有些去葡萄牙或者西班牙这些温暖的地方。后因为德国和土耳其的政治关系紧张,土耳其国内的安全形势不是那么好,西班牙成了更受欢迎的地方。可今年,德甲一半的俱乐部决定留在自己的训练基地,拜仁是唯一离开欧洲的俱乐部。

拜仁是唯一离开欧洲冬训的俱乐部

相比之下,18家德乙球队里有14家去西班牙集训。他们比德甲俱乐部更有钱,所以能去海外集训?并不是。他们比德甲俱乐部真正富裕的是时间,因为德乙联赛1月23日才开始。

为什么德国足球联盟要把今年的冬歇期压缩的这么短?

公开理由是夏天有俄罗斯世界杯。为给国家队留下备战的时间,所以本赛季的德甲5月12日要结束,比上赛季提前了一周,下半程的开始时间当然也要相应的提前。

那么问题来了。2013/14也是在世界杯前的赛季,当年的德甲5月10日结束,可是下半程却能安排在1月24日开始,冬歇期的长度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四年前能做到,今年怎么就做不到了呢?

理由是德国足球联盟签订的新电视转播合同的限制。为保证电视转播商的利益,新合同中规定,德甲本赛季只允许安排两场周中比赛。这可以理解,毕竟球迷们在周中要考虑休息时间和第二天的上班,不一定观看比赛,所以周中比赛的收视率要远低于周末,电视转播商要尽量避免发生这样的事。

本来这个规定影响没有那么很大,可今年的情况非常特殊。首先是德国队去年夏天参加联合会杯,导致本赛季联赛的开始时间已经比前两年晚,为保证上半程在圣诞节前踢完,两个周中比赛的机会就全用在了上半程(第5轮和第16轮)。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半程没有安排在周中的联赛,全部是周末。

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把比赛的时间拉长,可是又要给世界杯备战留时间。于是整个下半程只能整个提前,而且提前的幅度很大。

因此,导致德甲22天的超短冬歇期的理由,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德国队获得了2014年世界杯冠军,于是去年夏天去踢联合会杯,再结合电视转播合同限制和今年夏天的世界杯,这三方面共同产生的影响。

这样的冬歇期很难让德甲的俱乐部高兴。因为这带来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球员的恢复时间减少了。比如多特蒙德的国脚格策,他度过了韧带撕裂伤之后正在为回归努力,如果按照去年的时间,他很有希望赶上下半程开始,现在基本上不可能了。多特蒙德其他的如卡斯特罗、皮什切克、罗德、杜尔姆等伤员的回归也会受一些影响。

其二是伤病的潜在可能性增加。冬歇期的备战是为了下半程储备体能,磨合队伍,现在球员休息时间少了,储备体能的时间少了。2012年,德国媒体就援引萨尔布吕肯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冬歇期越短,球员受伤的概率越高。两者负相关。

其三是冬季转会市场没有以前活跃,转会传闻都变少了。这是因为俱乐部进行转会谈判的时间太少,而且新球员需要一段时间来融入环境,冬歇期缩短对球员融入很不利,德甲俱乐部的经理就要更慎重。

已完成的几笔转会中,乌贾从辽宁队转会美因茨,戈麦斯去斯图加特、瓦格纳投奔拜仁,沃尔夫斯堡回收布雷卡洛,特罗德转会科隆,这几名球员全都是回到了自己曾经效力过的俱乐部,熟悉的环境有助于快如融入,这种转会操作在冬歇期缩短的大背景下很容易理解了。

德甲一个赛季有多少球队会降级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

一个赛季会有2支或者3支球队降级,准确说可以理解为2.5支,具体解释如下:

甲级联赛比赛结束后,积分榜最后的2支球队直接降级到乙级联赛,而乙级联赛的前两名直接晋级,踢下个赛季的甲级联赛;而甲级联赛积分榜倒数第三的球队需要和乙级联赛积分榜正数第三的球队踢附加赛,胜者可以踢下个赛季的甲级联赛。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之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更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之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之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 *** ,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更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更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关于德甲取消赛季和德甲降级球队最新消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评论列表:
  •  水蓝色の眼泪
     发布于 2022-08-21 14:32:43  回复该评论
  • 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
  •  噯伱じ哫矣
     发布于 2022-08-21 15:33:45  回复该评论
  • 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
  •  姐从不卖萌
     发布于 2022-08-21 19:47:53  回复该评论
  • 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
  •  仙味少女心
     发布于 2022-08-21 13:56:07  回复该评论
  • 14家去西班牙集训。他们比德甲俱乐部更有钱,所以能去海外集训?并不是。他们比德甲俱乐部真正富裕的是时间,因为德乙联赛1月23日才开始。为什么德国足球联盟要把今年的冬歇期压缩的这么短?公开理由是夏天有俄罗斯
  •  气人的人
     发布于 2022-08-21 18:00:47  回复该评论
  • 到了之前的2.5倍。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
  •  看不见相思意
     发布于 2022-08-21 17:31:43  回复该评论
  • 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196体育

hainanhuimian.com

好玩手机游戏盒子
lujiapiano.com